【活動紀實】臺師大跨域學習講座線上開講 曾荃鈺倡「組合力」打造未來競爭優勢

Author :

跨領域學習系列講座第三場,曾荃鈺以向運動員學習,活出無限人生為題分享。
跨領域學習系列講座第三場,曾荃鈺以向運動員學習,活出無限人生為題分享。

「勇敢跨出去。」迎擊VUCA(多變、不確定、複雜、混沌)時代,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教務處跨領域學習規劃辦公室11月13日舉辦跨領域學習系列講座第三場,由運動員生涯規劃發展協會理事長曾荃鈺以自身為引,分享三件體悟,並勉勵師生拓展視野、敏捷嘗試、培養可遷徙的能力、組合自己的亮點優勢。

臺師大跨域辦公室規劃多場講座,培養學生跨領域專業能力並促進產學交流。此次雖因鳳凰颱風影響改以線上辦理,仍吸引超過60人次參與。臺師大體育與運動科學系兼共同體育組主任張育愷主持時鼓勵參與者持續反思,透過聽一場可能改變人生態度的演講,在生命賽道上突破自己、活出無限可能。

「終究要跨領域,不要糾結。」陪伴許多運動選手渡過人生關卡的講者曾荃鈺,有許多斜槓身份,除了是金鐘入圍廣播節目主持人、企業顧問講師、天下集團合作專欄作家;更曾獲關鍵評論網未來大人物、換日線亮點人物肯定。曾荃鈺以三項跨領域發展體悟開場:「優勢不夠就搞差異化」、「無法上主戰場就先占領二線」、「綜合能力無法勝出就找細分領域」。

回想人生轉捩點,曾荃鈺大學就讀體育學院,誓言「要用盡學校全部的資源,思考如何創造自己的可能。」進而意識到「關鍵不是發生什麼事,而是自己如何回應。」曾荃鈺也引用《電梯效應》科幻小說家阿西莫夫(Isaac Asimov),提醒參與者關注微小不起眼,但未來影響力會持續擴大的事物。

「世界到處充滿機會。」注意力碎片化時代的來臨,更要關注自主學習與知識萃取。曾荃鈺表示要記得「觀察、調整、決策後再行動。」他透過生命溫度計分享自己在學生時期也經歷失敗、低谷,並補充「適合的工作不是突然冒出來的,背後是有脈絡的。」以此鼓勵參與者盤點自我學習地圖、看見跨出去的可能。

「帶得走的能力才是關鍵,要斜槓,就要擁有組合的能力。」曾荃鈺表示現今跨域組合式工作者當道,「組合」即是創造個人化的記憶點。此外,透過天賦測驗、多元探索工具,也可以了解自己的優勢、適合做什麼,進而找到IKIGAI(生存意義)。

曾荃鈺進一步說明,保持生涯的能動性、動態的成長歷程,讓人生價值由自己設定。人生的順利來自於知道自己要去哪裡,因此看清局勢、將手邊資源連結、重新排列組合自己的優勢,才是這個世界的遊戲玩法。

「拓寬認知,才跨得出去。」面對新的世界,難以用過去的經驗回答未來的答案。曾荃鈺於提問環節也勉勵學生不需要卡在科系裡,應自主尋找資源、敏捷試錯,很多可以玩的東西,都很有意義。(撰文:校園記者社教116梁朝勛 / 編輯:張適 / 核稿:胡世澤)

更多資訊關注|臺師大跨領域學習規劃辦公室 FB
https://www.facebook.com/iaaontnu/#

主持人張育愷主任與講者曾荃鈺。
主持人張育愷主任與講者曾荃鈺。
不可遷移能力(只能應對單一場景、對象、非跨領域)v.s.可遷移能力(多場景、多對象、跨領域)
不可遷移能力(只能應對單一場景、對象、非跨領域)v.s.可遷移能力(多場景、多對象、跨領域)
曾荃鈺透過「生命溫度計」分享跨域學習經驗。
曾荃鈺透過「生命溫度計」分享跨域學習經驗。

校內新聞連結:https://pr.ntnu.edu.tw/ntnunews/index.php?mode=data&id=23980